拿到一台新机器,df -Th 查看挂载情况,如下:

uage-language
  • 01
  • 02
  • 03
  • 04
  • 05
  • 06
  • 07
  • 08
  • 09
  • 10
  • 11
[root@ecs-8d94-0114787 ~]# df -Th 文件系统 类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 devtmpfs devtmpfs 16G 0 16G 0% /dev tmpfs tmpfs 16G 0 16G 0% /dev/shm tmpfs tmpfs 16G 8.6M 16G 1% /run tmpfs tmpfs 16G 0 16G 0% /sys/fs/cgroup /dev/vda2 ext4 36G 3.8G 30G 12% / tmpfs tmpfs 3.2G 0 3.2G 0% /run/user/0

fdisk -l 查看磁盘情况

uage-language
  • 01
  • 02
  • 03
  • 04
  • 05
  • 06
  • 07
  • 08
  • 0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13
  • 14
  • 15
  • 16
  • 17
  • 18
[root@ecs-8d94-0114787 ~]# fdisk -l Disk /dev/vda:40 GiB,42949672960 字节,83886080 个扇区 单元:扇区 / 1 * 512 = 512 字节 扇区大小(逻辑/物理):512 字节 / 512 字节 I/O 大小(最小/最佳):512 字节 /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:dos 磁盘标识符:0x26ceee04 设备 启动 起点 末尾 扇区 大小 Id 类型 /dev/vda1 2048 8390655 8388608 4G 82 Linux swap / Solaris /dev/vda2 * 8390656 83886046 75495391 36G 83 Linux Disk /dev/vdb:100 GiB,107374182400 字节,209715200 个扇区 单元:扇区 / 1 * 512 = 512 字节 扇区大小(逻辑/物理):512 字节 / 512 字节 I/O 大小(最小/最佳):512 字节 / 512 字节

结合 df -Th 可知,

uage-language
  • 01
  • 02
  • 03
  • 04
  • 05
/dev/vda 盘已经分区过了,只有 /dev/vda2分区挂载了,dev/vda2 分区大小 36G,挂载目录 / /dev/vda1 分区大小为4G:(8390655 - 2048)*512/1024/1024/1024=4G。 /dev/vdb 盘有250G 容量,还未分区(更别提挂载了)

/dev/vdb 盘分区

物理卷 pv 和逻辑卷 lv 可不创建,省略这一步。

执行命令 fdisk /dev/vdb, 进入fdisk模式,开始对新增数据盘执行分区操作。--- f说明:fdisk /dev/vdb 操作,即是创建物理分区

uage-language
  • 001
  • 002
  • 003
  • 004
  • 005
  • 006
  • 007
  • 008
  • 009
  • 010
  • 011
  • 012
  • 013
  • 014
  • 015
  • 016
  • 017
  • 018
  • 019
  • 020
  • 021
  • 022
  • 023
  • 024
  • 025
  • 026
  • 027
  • 028
  • 029
  • 030
  • 031
  • 032
  • 033
  • 034
  • 035
  • 036
  • 037
  • 038
  • 039
  • 040
  • 041
  • 042
  • 043
  • 044
  • 045
  • 046
  • 047
  • 048
  • 049
  • 050
  • 051
  • 052
  • 053
  • 054
  • 055
  • 056
  • 057
  • 058
  • 059
  • 060
  • 061
  • 062
  • 063
  • 064
  • 065
  • 066
  • 067
  • 068
  • 069
  • 070
  • 071
  • 072
  • 073
  • 074
  • 075
  • 076
  • 077
  • 078
  • 079
  • 080
  • 081
  • 082
  • 083
  • 084
  • 085
  • 086
  • 087
  • 088
  • 089
  • 090
  • 091
  • 092
  • 093
  • 094
  • 095
  • 096
  • 097
  • 098
  • 099
  • 100
  • 101
  • 102
  • 103
  • 104
  • 105
  • 106
  • 107
  • 108
  • 109
  • 110
  • 111
  • 112
  • 113
  • 114
  • 115
  • 116
[root@ecs-8d94-0114787 ~]# fdisk /dev/vdb 欢迎使用 fdisk (util-linux 2.32.1)。 更改将停留在内存中,直到您决定将更改写入磁盘。 使用写入命令前请三思。 设备不包含可识别的分区表。 创建了一个磁盘标识符为 0xdbfbdc08 的新 DOS 磁盘标签。 命令(输入 m 获取帮助):m 帮助: DOS (MBR) a 开关 可启动 标志 b 编辑嵌套的 BSD 磁盘标签 c 开关 dos 兼容性标志 常规 d 删除分区 F 列出未分区的空闲区 l 列出已知分区类型 n 添加新分区 p 打印分区表 t 更改分区类型 v 检查分区表 i 打印某个分区的相关信息 杂项 m 打印此菜单 u 更改 显示/记录 单位 x 更多功能(仅限专业人员) 脚本 I 从 sfdisk 脚本文件加载磁盘布局 O 将磁盘布局转储为 sfdisk 脚本文件 保存并退出 w 将分区表写入磁盘并退出 q 退出而不保存更改 新建空磁盘标签 g 新建一份 GPT 分区表 G 新建一份空 GPT (IRIX) 分区表 o 新建一份的空 DOS 分区表 s 新建一份空 Sun 分区表 命令(输入 m 获取帮助):n 分区类型 p 主分区 (0个主分区,0个扩展分区,4空闲) e 扩展分区 (逻辑分区容器) 选择 (默认 p):p 分区号 (1-4, 默认 1): 1 第一个扇区 (2048-209715199, 默认 2048): 上个扇区,+sectors 或 +size{K,M,G,T,P} (2048-209715199, 默认 209715199): 创建了一个新分区 1,类型为“Linux”,大小为 100 GiB。 命令(输入 m 获取帮助):p Disk /dev/vdb:100 GiB,107374182400 字节,209715200 个扇区 单元:扇区 / 1 * 512 = 512 字节 扇区大小(逻辑/物理):512 字节 / 512 字节 I/O 大小(最小/最佳):512 字节 / 512 字节 磁盘标签类型:dos 磁盘标识符:0xdbfbdc08 设备 启动 起点 末尾 扇区 大小 Id 类型 /dev/vdb1 2048 209715199 209713152 100G 83 Linux 命令(输入 m 获取帮助):m 帮助: DOS (MBR) a 开关 可启动 标志 b 编辑嵌套的 BSD 磁盘标签 c 开关 dos 兼容性标志 常规 d 删除分区 F 列出未分区的空闲区 l 列出已知分区类型 n 添加新分区 p 打印分区表 t 更改分区类型 v 检查分区表 i 打印某个分区的相关信息 杂项 m 打印此菜单 u 更改 显示/记录 单位 x 更多功能(仅限专业人员) 脚本 I 从 sfdisk 脚本文件加载磁盘布局 O 将磁盘布局转储为 sfdisk 脚本文件 保存并退出 w 将分区表写入磁盘并退出 q 退出而不保存更改 新建空磁盘标签 g 新建一份 GPT 分区表 G 新建一份空 GPT (IRIX) 分区表 o 新建一份的空 DOS 分区表 s 新建一份空 Sun 分区表 命令(输入 m 获取帮助):w 分区表已调整。 将调用 ioctl() 来重新读分区表。 正在同步磁盘。 [root@ecs-8d94-0114787 ~]#

若回显信息如下,则说明分区成功:

uage-language
  • 01
  • 02
  • 03
  • 04
  • 05
  • 06
  • 07
  • 08
  • 09
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! Calling ioctl() to re-read partition table. Syncing disks. 分区表已调整。 将调用 ioctl() 来重新读分区表。 正在同步磁盘。 若万一回显信息 显示的是 The new table will be used at the next reboot , 意思就是这个分区在下次启动的时候才能使用,我们可以执行一个命令, 让这个分区马上生效,命令为 partprobe ,将新的分区表变更同步至操作系统。 注意:也有 partprobe /dev/vdb 这样执行的

格式化分区

uage-language
  • 01
  • 02
  • 03
  • 04
  • 05
  • 06
  • 07
  • 08
  • 09
  • 10
  • 11
  • 12
  • 13
  • 14
  • 15
  • 16
  • 17
  • 18
df -Th 文件系统 类型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% 挂载点 devtmpfs devtmpfs 16G 0 16G 0% /dev tmpfs tmpfs 16G 0 16G 0% /dev/shm tmpfs tmpfs 16G 8.6M 16G 1% /run tmpfs tmpfs 16G 0 16G 0% /sys/fs/cgroup /dev/vda2 ext4 36G 3.8G 30G 12% / tmpfs tmpfs 3.2G 0 3.2G 0% /run/user/0 可看出为ext4文件类型 执行 mkfs.ext4 /dev/vdb1 或 mkfs -t ext4 /dev/vdb1

挂载分区

uage-language
  • 01
  • 02
  • 03
  • 04
  • 05
  • 06
  • 07
  • 08
  • 09
  • 10
mount /dev/vdb1 /mnt #挂载分区 umount /dev/sdb1 #卸载分区 我们不采用 /etc/fstab 直接指定 /dev/vdb1 的方式设置开机自动挂载,而推荐使用 UUID 来配置自动挂载数据盘。 先执行命令 blkid /dev/vdb1 ,查询磁盘分区的UUID: /dev/vdb1: UUID="ccd7cdad-3e61-4d8c-9d5c-2c48472a60d4" BLOCK_SIZE="4096" TYPE="ext4" PARTUUID="dbfbdc08-01" 编辑 vim /etc/fstab 文件,挂载 根据前两条配置uuid的/dev/vdb1